益生菌常識

 

益生菌(Probiotics),源於希臘語「for life」(對生命有益),中文譯為「益生菌」或「原生保健性菌種」,為科學家經研究證實後,於1965年,Lilly and Stillwell將益生菌定義為:「任何可以促進腸道菌種平衡,增加宿主健康效益的活的微生物」[2]。經過科學家四十多年來的研究,有些益生菌的功效比原先的定義更為廣泛;而益生菌主要是指乳酸菌和部分酵母菌。初步科學臨床實驗數據顯示:益生菌的補充或有助於免疫系統、腸道健康、預防癌症等健康支持作用.

 

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最早食用的益生菌是來自於酸奶(優酪乳),早在西元前3000多年前,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古代遊牧民族就已經製作和飲用酸奶了。最初的酸奶可能起源於偶然的機會。那時羊奶存放時經常會變質,是由於細菌污染了羊奶所致,但是有一次空氣中酸奶的乳酸菌偶然進入羊奶,使羊奶發生了變化,變得更為酸甜適口了,這就是最早的酸奶。

 

西元前2000多年前,在希臘東北部和保加利亞地區生息的古代色雷斯人也掌握了酸奶的製作技術。他們最初使用的也是羊奶。後來,酸奶技術被古希臘人傳到了歐洲的其他地方。

 

20世紀初,俄國科學家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Élie Metchnikoff)在研究保加利亞人為何長壽者較多的現象時,發現這些長壽者都愛喝酸奶,而發酵後的乳類中所含的乳酸菌對人體的健康具有益處。

 

梅契尼可夫的研究成果使一位西班牙醫生艾薩克·卡拉索(Isaac Carasso)受到啟發,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酸奶製造廠(現:達能集團(Groupe Danone)),把酸奶當作一種具有藥物作用的「長壽飲料」放在藥房銷售,但銷路平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卡拉索來到美國又建了一座酸奶廠,這次他不再在藥店銷售了,而是打入了咖啡館、冷飲店,並大作廣告,很快酸奶就在美國打開了銷路,並迅速風靡了世界。

 

目前市面上的酸奶製品種類繁多,不管是何種酸奶,其共同的特點都是含有乳酸菌。乳酸菌要能定殖於腸道中,才能幫助增加腸內好菌並減少壞菌生長,達到健胃整腸、調整體質及改善過敏等效果。

 

對抗腸道致病菌,抑制腸內腐敗

 

益生菌在腸道進行發酵,分解醣類,產生乳酸或醋酸,使腸內環境保持酸性,因而抑制腐敗菌的增生。幫助吸收營養成分:如果每天攝入益生菌,不僅能夠扼制腸內有害菌群的產生,還能為腸內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造就健康腸道。還有就是「媽咪愛」中含有的Bacillus subtilis(枯草桿菌),對乳糖分解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幫助孩子對牛奶或奶粉的消化,吸收。並且媽咪愛中的有益菌能夠促進奶粉,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吸收。它含有必需營養素代謝以及生長發育所必要的維他命B1, B2, B6,能夠幫助孩子良好的成長發育。

幫助消化

 

許多菌種可以產生消化酵素,幫助分解我們吃下去的食物。

改善腹瀉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AD):是由於服用抗生素導致腸內菌群紊亂,抗生素在大量撲殺壞菌的同時,也大量撲殺了益菌。因此可採用益生菌製劑來恢復腸道正常菌群,透過改善腸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刺激作用來健全保護機制,透過合適的、恰當的免疫反應來維護宿主健康,臨床上也達到良好的效果。

改善乳糖不耐症

 

益生菌會消化乳糖及某些種類的纖維質。一些乳糖不耐症患者喝牛奶容易有脹氣、腸胃不舒服等症狀,益生菌可先把乳糖或寡糖分解成小分子,等於把人體難以消化的物質先進一步消化;所以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喝優酪乳等奶製品比較不會發生腸胃不適等症狀,因為其中所含的益生菌已先降低了奶類本身的乳糖含量,益生菌在腸胃道中生存,又可降低喝其他奶製品時因乳糖產生的不適。

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濃度

 

益生菌能使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使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上升。抑制肝膽固醇生成、促進體內膽固醇的排泄,並藉由益生菌本身的同化作用,將腸道內的膽固醇同化,組成益生菌體的細胞膜或細胞壁內,達到降低膽固醇的效果。

降血壓

 

經發酵牛奶之蛋白質會被乳酸菌分解成具有抑制 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 (ACE)活性的多肽,具有降低血壓的效果。

改善免疫功能及提升抵抗力

 

過敏性疾病是一種免疫疾病,是人體內的免疫功能失調,出現不平衡的狀況。有過敏體質的人,當過敏原進入體內,會誘發身體免疫系統朝第二型T細胞(TH2)免疫反應,T細胞會釋放細胞間白素45913,讓免疫B細胞製造更多免疫球蛋白EIgE),黏附在肥大細胞上,再遇過敏原時,過敏原會黏附在免疫球蛋白E上,共同作用後,肥大細胞會釋放發炎介質,這些發炎介質會影響呼吸道或皮膚產生發炎反應,導致過敏症狀發生。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及蕁麻疹等。而人體75%的免疫組織集中在腸胃道附近,維護腸道健康可以減低過敏疾病的發生及強化身體的免疫系統。而部分益生菌能刺激TH1淋巴球分泌珈瑪干擾素,抑制TH2淋巴球的增生與活化,進而緩解過敏症狀,並增強免疫力。

 

降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胃幽門螺旋桿菌容易破壞胃黏膜表層,造成胃發炎等疾病。有體外試驗等研究發現,某些益生菌可在培養皿中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後來也有人體試驗發現,雷特氏B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有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其可能的機轉是,益生菌在腸道中釋放免疫調控物質,經血液到胃部,而抑制了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也能減少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製造維生素,促進鈣吸收

 

益生菌在腸中會製造維生素B1B2B6B12EK、生物素、泛酸、葉酸及菸鹼酸。益生菌會分解牛乳蛋白質。生成特殊胜肽,能幫助鈣吸收。

抗老化,預防老人癡呆

 

益生菌能清除自由基,吸收重金屬等各種腸內毒素,並且改善排便,避免體內毒素累積,有效延緩老化。

 

常見菌種:

 

一般所稱「乳酸菌」是指能利用碳水化合物進行發酵生產多量乳酸之細菌總稱,為一相當龐雜的菌群,近年來經由科技及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目前普遍認為的乳酸菌已由早期的四個屬(genus)再細分及擴充為17個屬273個種(species) (1) 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 (2) 明串球菌屬(Leuconostoc (3) 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 (4) 足球菌屬(Pediococcus (5) 有孢子乳酸菌(Sporolactobacillus (6) 腸球菌屬(Enterococcus (7) 乳酸球菌屬(Lactococcus (8) 肉品桿菌屬(Carnobacterium (9) 徘徊球菌屬(Vagococcus (10) 四體球菌屬(Tetragenococcus (11) 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 (12) 阿托波菌屬 (Atopobium) (13) 魏斯氏菌屬(Weissella) (14) 貧養菌屬(Abiotrophia) (15) 顆粒鏈菌屬(Granulicatella) (16) 酒球菌屬(Oenococcus) (17) 副乳桿菌屬(Paralactobacillus)

 

乳酸桿菌屬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嗜酸乳桿菌,簡稱A菌。主要定居在小腸,是小腸內數量最多的細菌,在陰道壁、子宮頸和尿道都有它的蹤跡。能降低膽固醇、免疫調節及降低念珠菌屬陰道炎的感染等。

Lactobacillus brevis -短乳桿菌,人嘴、老鼠尾巴及腸道可發現其存在,亦存在牛奶與起司中。能抑制腸道致病菌、維持消化道機能、促進食慾及免疫調節。

Lactobacillus casei -乾酪乳桿菌,簡稱C菌。相當耐酸,能有效地通過胃酸膽鹼的考驗,而有規模的進入腸道定殖。可預防腸道不適症狀、提升免疫力使腸道菌叢正常化、抑制過敏物質釋放及改善兒童輪狀病毒造成的腹瀉症狀。

L.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 -保加利亞乳桿菌,是德式乳酸桿菌的一個亞種,被廣泛應用在酸奶製作的過程中。具有調節胃腸道健康、促進消化吸收、增加免疫功能及抗癌抗腫瘤等功效。

Lactobacillus johnsonii -約氏乳桿菌,簡稱LJ菌。能藉由調整人類免疫激素的分泌,進而有效緩解過敏症狀與改善過敏體質。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副乾酪乳桿菌,簡稱LP菌。耐胃酸及膽鹽,在腸道中定殖效果良好。能促進體內Th1細胞激素分泌,抑制Th2細胞所造成的敏感免疫反應,達到免疫系統平衡。對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氣喘及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Lactobacillus reuteri -洛德乳桿菌,簡稱R菌。是少數在成人與嬰兒體內皆可發現到的乳酸菌之一,可幫助寶寶腸道細胞的生長,促進益菌繁殖;也能降低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之過敏原的致敏性。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鼠李糖乳桿菌。能夠有效提高人體免疫T細胞的活性,提高人體對抗外來微生物、癌細胞的能力。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菌。是當前世界上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也是首批被證實能夠在人體腸道存活並定殖的益生菌之一。可在血清中增加足夠的細胞間白素-10,降低引起局部性敏感免疫反應的細胞激素形成。能促進益菌生長、降低對乳品或食物的過敏、治療不明原因或急性腹瀉功能等。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唾液乳桿菌。產乳酸,具耐酸性特性,亦耐膽鹽。有助調整過敏體質,降低過敏免疫反應。

 

雙歧桿菌屬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比菲德氏菌,簡稱B菌。幫助保持腸道酸性的環境,減少有害菌的繁殖;還能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改善便秘及調節腸道生理機能。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嬰兒型比菲德氏菌。因為是被發現在嬰兒的腸道之中,故被稱為嬰兒型比菲德氏菌。能減緩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導致的發炎性傷害。

Bifidobacterium lactis -雷特氏B菌。從健康嬰兒的糞便中分離獲得,是人體腸道最常見的菌群之一。耐胃酸及膽鹽,並在腸道中定殖,達到增加體內好菌的效果。可緩解胃炎及改善乳糖不耐症。

Bifidobacterium longum -龍根菌。腸道內的益菌以龍根菌為主,也是真正的人體原生菌種。能有效調節Th2細胞免疫反應,降低過敏患者血中IgE含量,進而有效的改善因為花粉引起的過敏症狀,也能改善抗生素及食物病原菌造成的腹瀉。

 

鏈球菌屬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嗜熱鏈球菌。常用於製作酸奶。對胃酸及膽鹽的耐受性強。可幫助乳糖的消化、增強腸道屏障。

Streptococcus faecalis -糞鏈球菌。

Streptococcus Lactis -乳鏈球菌。

Streptococcus cremoris -乳脂鏈球菌。

Streptococcus diacetylactis -雙醋酸乳鏈球菌。

 

腸球菌屬

Enterococcus -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alis -糞腸球菌。

Enterococcus faecium -屎腸球菌。

 

益生素(Prebiotics)

益生素(Prebiotics),又稱益菌生或者益生元,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如:膳食纖維和寡糖等能夠被益生菌利用而產生酸性的有機物質,提供最直接的能量來源,使腸道維持酸性環境,促進益生菌生長,抑制壞菌數量,維持免疫屏障不被破壞,對於人體的免疫機能有所助益。有些市售益生菌產品會添加膳食纖維(如:菊糖、難消化性麥芽糊精…等)及寡糖(如:果寡糖、木寡糖…等),目的就是要維持及延長益生菌的活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承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