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寺

淺草寺(日語:浅草寺),又名金龍山淺草寺,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山號為金龍山。供奉的本尊是聖觀音。原屬天台宗,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成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觀音菩薩本尊通稱為「淺草觀音」。

地址:東京都台東区浅草2-3-1
开放时间:4月-9月6:00-17:00,10月-次年3月6:30-17:00;仲见世商店街一般为9:00-19:00。
交通  : 都營地下鐵就可以到了阿,都營新宿線(新宿站)->都營新宿線(馬喰橫山站)走路到都營淺草線(東日本橋站)->都營淺草線(淺草站),總共需要28分鐘左右,是我查詢到最快的時間

52-10

 

銀座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一個主要商業區,以高級購物商店聞名,是東京其中一個代表性地區。銀座的名稱源自江戶時代初期,1612年,銀錠鑄造所由駿府(今日靜岡市)遷至江戶(今日東京)現銀座之地,因此被名為銀座。到明治時代,1872年銀座一帶發生火災,災後建成了不少兩至三層高,由英國建築師湯馬士·華達士 設計,以磚建成的建築物,並設置煤氣路燈,成為當時日本文明開化的象徵街道,稱作「銀座磚瓦街」。1877年,道路兩旁開始種植行道樹。

地址:東京都中央区銀座

52-09

新宿

新宿日語新宿羅馬字Shinjuku)是日本東京的一個地區名,指的是以新宿車站為中心的地區,隸屬東京都新宿區管轄。與澀谷池袋並列為東京都的3大副都心之一。在新宿集中了大量的企業總部和政府機關。東京都廳舍即位於西新宿。「新宿」這一名字來自於甲州街道宿場町・內藤新宿(ないとうしんじゅく)。

新宿在江戶時代是有名的紅燈區。而在今天,新宿二丁目日語新宿二丁目與大阪的堂山町日語堂山町並為日本規模最大的同志集中區。今日的西新宿則是日本少有的摩天大樓集中區。

 

東京鐵塔

東京鐵塔日語東京タワーとうきょうタワー Tōkyō tawā ?英文譯名:Tokyo Tower中文亦譯為東京塔)是位於日本東京港區芝公園的一座電波塔。其以巴黎艾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高333公尺,比前者高13公尺,完工以來即成為東京著名地標觀光景點。正式名稱為日本電波塔日語日本電波塔にっぽんでんぱとう Nippon denpatō ?),這同時也是其營運機構的名稱。



明治神宫

明治神宮於1920年11月1日啟用,是供奉明治天皇(於1912年過世)和昭憲皇太后(於1914年過世)靈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

在明治天皇以前,日本的大多數天皇都是幕府將軍傀儡,經過明治維新後,天皇恢復了權威,在明治時期日本經過改革,生產力極大發展,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擠身到國際列強之中,在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取勝,取得台灣朝鮮旅順等地,明治天皇又將神道定為國教,由政府控制,所以政府對明治神宮的修建非常投入,從全國各地和朝鮮、台灣運來365種12萬株樹木種植其中(經1970年調查,因為有的種類不適應東京氣候而死亡,目前的數目為247種共17萬株)。神宮前南北參道交會之處的大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公尺,兩柱間距9.1公尺,柱徑1.2公尺,屬於「明神鳥居」的型式。原始的鳥居在1966年(昭和41年)因遭雷擊而損壞,現存的鳥居則是在1971年間向台灣的振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採購丹大山樹齡1500年的扁柏,依照1920年(大正9年)的形制與寸法重建,1975年竣工。

 
明治神宮的巫女舞蹈祭祀儀式

1945年4月14日,明治神宮的主要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1958年11月重新建造完成;現在其南部地帶改為代代木公園;西部由市民捐款建造一個棒球場——明治神宮棒球場;南面圍牆外是著名的表參道,對面是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修建的船形體育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

平時這條路很少有車輛行走,一些日本年輕人每當週末,帶著音響,穿著自製的各種服裝Cosplay(角色扮演),聚集到這裡唱歌跳舞,形成原宿一帶的特色,引得許多外國遊客圍觀,成為東京旅遊一大景觀,他們不在乎外國人拍照,甚至很願意外國人為他們拍照。

每年新曆除夕,日本民眾會前往各地的神社準備新年的參拜;新年的第一次參拜稱為初詣;明治神宮則是東京地區初詣最熱門的地點。


上野公園

上野公園,全名上野恩賜公園,是日本東京都台東區上野的一座公園,也是日本第一座公園,佔地約53萬平方公尺。全園在1873年指定為公園、1876年正式開園。此地原屬於日本皇室,至1924年始由大正天皇下賜與東京市管理,故名「恩賜」。

上野公園是東京國立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國立科學博物館上野動物園的所在地。同時也有雕刻家高村光雲所作的西鄉隆盛銅像[1],以及野口英世的銅像

稱作忍岡的高地是近代的賞名所,入選為日本櫻名所100選,吸引大量賞花遊客前往。此外,忍岡南方的不忍池(しのばずのいけ),夏天池上大量桃色蓮花盛開。冬季有等多種水鳥飛至此地棲息。

 


秋葉原

秋葉原日語秋葉原假名あきはばら平文式羅馬字Akihabara)是日本一個以秋葉原車站為中心,以大量電器賣場、商城與資訊產業企業聚集而聞名的電子商圈日語電気街電気街)。地理上大致涵蓋東京都千代田區外神田神田佐久間町神田花岡町台東區[1]。秋葉原地區內的商店大都是以銷售家電電腦與相關周邊衍生產品為主,與大阪市日本橋日語日本橋 (大阪市)名古屋市大須日語大須一起被併稱為「日本三大電氣街」。由於地名較長,當地人常將其簡稱為秋葉アキバ(Akiba)。

 

 

皇居

皇居日語皇居こうきょ Kōkyo ?)是指日本天皇居住的宮殿。由於古代日本沒有「定都」的想法,所以皇居的位置經常變更,幾乎都是以在位天皇的即位地為國都,並以在位天皇居住之宮殿為皇居。現在的皇居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即原江戶幕府歷代將軍所居住的江戶城

日本從古墳時代以來,開始有為皇室建立宮殿的概念,但早期宮殿遷移的次數相當頻繁,直到794年桓武天皇始定都於平安京(今京都市),皇室以現今的京都御所作為住所。此外,1180年曾短暫遷都至福原京(位於今神戶市)。

明治天皇登基後,於1868年下詔將昔日德川幕府的駐地江戶易名為「東京」,皇室中央政府自京都遷移至江戶,江戶城則成為天皇的居所。之後的歷代天皇皆以江戶城作為皇居。1888年至1948年間,皇居的正式名稱是「宮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皇居曾因美軍對東京的轟炸行動波及而燒燬,至1968年依據原貌重建。

皇居的大部份地方均不對公眾開放,只有東面的皇居東御苑開放予遊客參觀。皇居內部每年開放兩次,分別在天皇誕生日新年的次日(1月2日)。皇室的事務及皇居的管理均由宮內廳負責。雖然皇居的位置鄰近東京交通樞紐之一的東京站,而東京又有極為綿密的地下鐵路網高速公路系統,但並沒有任何一條鐵道公路穿過皇居的地底下,全由周邊繞開。

 


 台場

台场或称御台场,位于东京都东南部东京湾的人造陆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娱乐场所集中地,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台场的取名有这样一段来由:1853 年,美国人佩里率船队来到日本,当时东京还称江户,由于防卫上的紧急需要,匆忙赶制了海上炮台设置在此御敌,从此这里便称为台场。


東京迪士尼樂園

東京迪士尼樂園東京ディズニーランド),是位於日本千葉縣浦安市主題樂園。也是由華特迪士尼公司創辦的第一個亞洲主題公園。東京迪士尼樂園共由七個主題區域所組成。

進行建設計劃時,美國華特迪士尼製作公司(現今的華特迪士尼公司)正忙於建設艾波卡特中心(現今的艾波卡特,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奧蘭多),因此對海外投資不甚積極。為了降低風險,迪士尼不採直營模式,而是與日本Oriental Land(簡稱OLC,由京成電鐵、三井不動產、朝日土地興業等公司合資組成)簽約,授權OLC建造經營,並由迪士尼方面提供樂園設計及經營方式的指導、品質管理等,而所有營運費用由OLC全額負擔。雖然1984年美國迪士尼公司發生經營危機,但授權方式至今並未改變。 負責設計迪士尼主題樂園的WED Enterprises(現在的 Walt Disney Imagineering),在東京迪士尼樂園設計期間,由於大部分人力都集中於建設艾波卡特中心,因此東京迪士尼樂園開幕初期的設施,幾乎都是複製美國兩個迪士尼主題樂園的設施而來。 其中,受到佛羅里達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的影響,全世界以「迪士尼樂園」為名的主題樂園,皆以睡美人城堡為象徵,僅有佛羅里達的神奇王國和東京迪士尼樂園是以「灰姑娘城堡」為象徵。 東京迪士尼樂園建設時。由於迪士尼公司提供的遊樂設施設計圖、與美國現有的遊樂設計圖存在許多差異(美國建設時,工地現場更改的部份並未反映在設計圖上),為了更加忠實呈現樂園設施,日本的工作人員多次前往美國實地測量,完成了新的設計圖。 而這些設計圖根據日本的「建築基準法」及與迪士尼公司簽訂的保密條約,目前集中在迪士尼樂園內的「文件管理中心」保管。當設施維修時隨時都會進行最新版的更新。而這些設計圖詳盡到號稱「只要拿到這些設計圖,就可以再蓋一座東京迪士尼樂園」。此外,像這樣集中管理迪士尼主題樂園的設計圖資料,也是全世界迪士尼主題樂園的創舉。

淺草

淺草日語浅草あさくさ Asakusa),本身既是東京都台東區的一個地名,也是以淺草寺為中心的周邊繁華街區的總稱。在近年東京都內實行區份合併以前,淺草本來是東京都內的一個區的名稱。

台東區的町名淺草,下設淺草一丁目至七丁目。2013年8月1日為止的人口為17,440人[1]

江戶時代以前這裡是東京最繁榮的繁華街。關東大地震時,雖然受到穩固的淺草台地保護但震後引起的火災侵入,東京都決定拓寬此地道路,進行新都市化。二戰時滿目瘡痍,但復甦快速。高度經濟成長期以來,山手線線的池袋新宿澀谷等地快速發展,東京都制定七大副都心計畫,與上野組成上野、淺草副都心。現在吸引大批民眾來此感受江戶下町風情。

周圍有廚房烹飪相關用品為主的合羽橋道具街等商店街。

自古以來,淺草寺雷門(かみなりもん)就是淺草地區的地標。明治後期,第六區中的十二層凌雲閣也十分有名,稱為淺草十二階,但在大正期間的關東大地震中毀壞。昭和初期,森下仁丹在西淺草建設廣告塔,暱稱仁丹塔,但在1986年拆除。1990年代以來,吾妻橋對岸的墨田區本所朝日啤酒本社大樓樓頂的特殊物體成為淺草知名的景色。此外,同樣對岸墨田區押上東京晴空塔也為淺草景色增添風采。


原宿

原宿(はらじゅく,Harajuku)是東京都澀谷區的一個地區。
1.原宿站周邊至表參道周邊的泛稱地名。 大部分屬現在住居表示的「神宮前」町域。
2.1965年(昭和40年)廢止的町名。 原宿一丁目至三丁目,位於表參道北側,相當於現在的神宮前一丁目至四丁目,原宿站(當時町名為隱田三丁目)與竹下通周邊(竹下町)在町域外。

原宿是東京都澀谷區的一個地區,範圍約為明治神宮、代代木公園、竹下通、表參道、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一帶,是日本著名的「年輕人之街」。

 

表参道

表參道Hills日語表参道ヒルズ英語Omotesando Hills),中文經常譯為表參道之丘,位於日本東京原宿,是在「同潤會青山公寓」舊址上所進行的都市再開發計畫,因位於東京著名景點之一的表參道而得名。由森大廈公司進行開發,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建築區域是道路旁邊的狹窄細長的區域,並且由於是斜坡的地區,不能建造高層建築,可說是很難處理的建築腹地。於是設計師利用一整排的櫸樹,和分三階段漸次降低的建築樓層來調和景觀。

建築已經超過80年的同潤會青山公寓(1927年竣工),被拆除之後在原本的位址上建立的複合建築設施就是表參道Hills。於2006年2月11日開幕,全長約250公尺,為地上3層、地下3層的建築。其中進駐了國內外知名的名牌服飾精品店。建築內部為將地上和地下共六層樓挑高的構造,由於表參道是一個傾斜的腹地,因此建築內的地面也有許多斜坡。此外,在東側也保留了以前青山公寓建築的一部份,用來作為店面使用。

 

 

 


涉谷

澀谷[1](日語:渋谷〔澁谷〕/しぶや Shibuya */?)是日本東京的地名,包含以下定義:
1.位於東京都澀谷區的町。依照其住居表示,分為澀谷一丁目至四丁目。人口3,283人。[2]
2.以澀谷站為中心的廣域地名。包括澀谷一丁目至四丁目,以及鄰近的道玄坂、宇田川町、神南、櫻丘町等街區。
3.東京都特別區之一的澀谷區。
4.明治時代與大正時代設置的澀谷村→澀谷町。1932年編入東京市,並與周圍地區合併為澀谷區。

一般所指的「澀谷」是第1、2項,即指以澀谷站為中心的市街地帶。澀谷與新宿、池袋並列為東京三大副都心,是東京最具代表性的商圈之一,乃日本流行與時尚的重要發信地,又以「音樂之街」、「年輕人之街」著稱;同時是東京通往首都圈東南郊區的重要轉運點,擁有多家連鎖百貨公司,為東急集團的大本營。澀谷站前的八公銅像是澀谷的地標;澀谷站前交叉口的行人保護時相,則是東京知名的城市地景之一。

 


東京晴空塔

東京晴空塔[1]日語東京スカイツリーとうきょうスカイツリー Tōkyō sukai tsurī */?英語譯名:Tokyo Skytree),又稱東京天空樹新東京鐵塔,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墨田區電波塔,由東武鐵道及其子公司東武塔晴空塔日語東武タワースカイツリー共同籌建,於2008年7月14日動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啟用。其高度為634.0公尺,於2011年11月17日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第一高塔」,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塔形建築[2]。其亦為目前世界第二高人工構造物,僅次於哈里發塔

東京晴空塔的建造目的,是為了降低東京市中心高樓林立而造成的電波傳輸障礙。並且因應類比電視訊號發射於2011年7月24日終止後,需要建立一座高度達600公尺等級的高塔取代東京鐵塔(333公尺)作為數位無線電視的訊號發射站。

2003年12月,NHK和日本六大民營電視台建議在東京新建高600公尺的電波塔,並以「在京6社新塔推進計畫」(在京6社新タワー推進プロジェクト)為名來推動,但遲至2006年3月才正式決定新塔的基地位置。2008年開工時,預定建設的高度為610公尺,2009年10月16日變更計畫為634.0公尺,興建完成後,將會成為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超越中國廣州廣州塔(600公尺),但世界最高的人工構造物紀錄已先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哈里發塔(828公尺)超越。而最終高度會定在634公尺,乃因「634」在日語的發音,與東京於明治維新以前所屬的令制國武藏國」的發音(むさし,mu-sa-shi)相近[3]

 

築地市場

築地市場是位於日本東京都中央區築地的公營批發市場,為東京都政府設置的中央批發市場之一亦是日本最大的魚市場(英語:Fish market)。其規模之大與知名度之廣,不只是東京,更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批發市場。
從江戶時代起一直負起東京食品流通的原是日本橋魚河岸為首的市場群,但已於1923年(大正12年)9月發生的關東大地震中遭到摧毀。同年12月,借來原本在外國人居留地(築地居留地)的海軍省屬地作為臨時的東京市設魚市場的地點,也就在此開始建設新的鮮魚市場:築地市場。1935年(昭和10年)於現在的位置(京橋區築地)開設東京中央批發市場。1954年(昭和29年)美國在比基尼環礁進行的氫彈試爆實驗(城堡行動中的Bravo實驗)時受污染的第五福龍丸漁獲中的鮪魚、大青鯊等等於同年3月15日進貨到築地市場,因存在這些含有高輻射的魚獲而導致市場陷入混亂。拍賣被中斷,剩下的海產亦沒有商家願意開價競投。行政指示將受污染的海產埋在場內,在埋葬地點興建「原爆鮪魚」之墳,向現世人流傳那場災難(截至2006年,因應市場重修等的需要而暫時移設到夢之島第五福龍丸展示館)。現在市場的外牆掛有紀念牌,據說是為了不阻礙往來而改成鐵板的。1995年(平成7年),隨著都營地鐵大江戶線(當時的都營12號線)築地市場站的工程而需要調查市場的地底,受到傳媒報導「會不會發掘這些屍體」而成為新聞焦點,但結果並無發掘到任何的屍體。1995年3月20日,奧姆真理教發動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在聚集人數眾多(當時來說)的築地站亦最多受害者死傷,附近的聖路加國際醫院由於接收多數需要急救的傷者而整天陷入混亂。
2000年(平成12年)12月12日,隨著都營地鐵大江戶線全線通車的同時,築地市場站亦開始投入運作(場內設有出入口)。

 


新宿歌舞伎町

歌舞伎町,為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町名(街廓),餐飲店、娛樂場所、電影院等集中地,是日本少數的大型紅燈區之一。

現行行政分區為歌舞伎町一丁目與歌舞伎町二丁目。全域實施住居表示。人口2,606人(201581日)。郵遞區號是160-0021

歌舞伎町屬東京都新宿區,大約是明治通(東)、靖國通(南)、JR中央線(西)、職安通(北)所圍起的範圍(花園神社附近一帶除外),是餐廳、遊樂場、電影院聚集的歡樂街。位於新宿站東口,最接近的車站為西武新宿站。東京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新宿西口站或東新宿站皆在附近。從新宿站東口向北走,越過靖國通,就是歌舞伎町的範圍。包括歌舞伎町一番街劇場通(劇場通り),櫻花通(さくら通り),西武新宿通(西武新宿通り),東通(東通り),區公所通(区役所通り)等。

歌舞伎町區內聚集許多電影院、酒吧、風俗店、夜總會、情人旅館等,被稱作「不眠之街」(眠らない街),到深夜依然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合法與非法活動混集為歌舞伎町的獨特氣氛。可說是東洋第一的歡樂街(紅燈區)。

舊新宿KOMA劇場附近的廣場有許多電影院,但2008年以後陸續倒閉,現在僅剩下新宿東急文化會館內的電影院。

 

各地域的特徴  中心部的廣場

歌舞伎町有一丁目、二丁目之分。東至明治通、南接靖國通、西至西武新宿線、北至職安通之範圍內,花園通以南是為歌舞伎町一丁目,以北就是歌舞伎町二丁目。

•歌舞伎町一丁目

KOMA劇場、米蘭座等電視院集中在西邊一角。東邊有新宿區役所(新宿區政府機關),穿過去有新宿黃金街(新宿ゴールデン街)。再向東有花園神社。一丁目的內街中飲食店和性風俗店、成人商店等密集地排列著。•歌舞伎町二丁目

西有東京都立大久保醫院、職業介紹所,東邊的街道情人旅館林立。區役所街那邊則開有俱樂部、夜總會等。這邊找不到性風俗店。

這地區原名為角筈(つのはず)。再加入三光町,東大久保三丁目到西大久保一丁目就是現在町域範圍。大部分地方屬於舊淀橋區地域(三光町為舊四谷區)。舊稱「大久保」的低窪濕地地帶在明治時代以後為養鴨場。隨著1893年淀橋淨水場的建設,鴨場的水池被填平。1920年東京府立第五女子學校(現在的東京都立富士高等學校)在此建校。學校周圍開發為住宅區。1945年,因東京大空襲而成一片火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現在的歌舞伎町一番街附近建設了歌舞伎的表演場地,藝能設施聚集,這個新建的町被命名為「歌舞伎町」。歌舞伎町地區作為住宅區快速地在戰火之後復興重建,被譽為「全首都復興的桂冠」(全首都復興の月桂冠)。當中出力最大的為在日本的華僑們,出資購買了博覽會會場不被利用的空地大加發展。當中有名者如創立Humax(ヒューマックス)公司的林以文,由經營酒館起家的林的成功故事被譽為神話。

現在已經不同於以前的住宅區,為3,000間以上的酒吧、俱樂部、情人旅館等的集中地,被稱為「慾望的迷宮城市」等而備受批評。歌舞伎町也被列為世界有數的紅燈區,近幾年,來自中國和韓國的觀光旅客很多,白天到處都可以看到旅行團在這裡參觀。

 

 

東京灣

 

東京灣被西面的神奈川縣三浦半島和東面的千葉縣房總半島所包圍。狹義的東京灣即是由三浦半島觀音崎及房總半島富津岬所連成的直線以北的範圍,面積約922平方千米;廣義的東京灣則包括浦賀水道,即由三浦半島劍崎和房總半島洲崎所連成的直線以北的範圍,面積約1320平方千米。

東京灣有多摩川鶴見川江戶川荒川等多條河流注入,但由於灣口狹窄,灣內海水難以與外海海水交換,所以經常發生紅潮。接近外海的浦賀水道水質則較為優良,有珊瑚生長,加上黑潮的影響,夏季時甚至可以見到一般棲息在沖繩近海的魚類

明治大正年間,東京灣內開始了海堡的建造,所以灣內有很多人工島。相對來說,灣內的自然島就只有橫須賀市猿島一個而已。

歷史

 
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9月2日,美軍戰機及密蘇里號戰艦駛進東京灣

鎌倉時代的東京灣已經是主要通道。中世紀時,海盜活動頻繁。到戰國時代,東京灣則成為後北條氏里見氏海軍的戰場。江戶時代菱垣回船樽回船和船利用這個海灣進行海運。同時,由於江戶幕府奉行閉關政策,為對付外國船隻,就在灣內建築了不少炮台(台場)以作灣岸防備,但最後東京灣亦成為美國海軍將領馬休·佩里與幕府談判的場地。1858年,江戶港、橫濱港在日美修好通商條約中被開放。

發展

橫濱港東京港千葉港川崎港橫須賀港木更津港全都處於東京灣之內。其中橫須賀港為駐日美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基地。

自明治時代,工業沿著東京灣西岸東京和橫濱之間發展,成為京濱工業地帶二戰後這個工業區更沿岸向東、北擴展,成為京葉工業地域,是日本發展加工貿易的心臟地帶。但在工業發展的同時,亦帶來環境污染的問題,例如戴奧辛等有害物質在水中、水底底質以至水生生物體內積聚的問題。

1997年,橫跨東京灣的東京灣橫斷道路跨海高速公道通車,直接連接東面的木更津市和西面的川崎市。海路方面則有連接橫須賀市久里濱港富津市金谷港東京灣渡輪

二重橋

 

二重橋日語二重橋にじゅうばし)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千代田,是架於二重橋濠上的鐵橋,原名正門鐵橋日語正門鉄橋せいもんてつばし)。

 

正門有皇宮警察皇宮護衛官日語皇宮護衛官儀仗隊,除了事前申請參觀皇居、或是新年與天皇生日等皇居開放參賀的情形下,一般民眾無法通行。

從皇居前廣場望向宮殿方向可見前方石造的「正門石橋」與後方鐵造的「正門鐵橋」兩座橋。「二重橋」正確來說是後方正門鐵橋的名稱[1]。正門(江戶城的西之丸大手門)僅有在天皇即位大禮,天皇、皇后、皇太后大葬儀等特別場合與國賓訪問時才開放。使用路線為皇居前廣場〜正門石橋〜正門〜正門鐵橋〜宮殿。

後方鐵橋在過去為木造橋,當時橋桁為上下二段,因此稱作「二重橋」。現在的鐵橋是昭和39年(1964年)改建而成,已非過去的二重橋桁。現在的石橋是明治20年(1887年)建造,因有兩個橋拱,常被誤認是二重橋。

「前方的石橋與後方的鐵橋是位於同濠上的兩座橋因而稱為二重橋」的說法也非正確。

 

 

雷門

 

雷門是西元942年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穀豐登而建造的,正式名稱是“風雷神門”,雷門是金龍山淺草寺入口的大門,左右威風凜凜的風神和雷神二將,鎮守著淺草寺,幾經火災焚毀,後於1960年重建。雷門是淺草寺入口的大門,幾經火災焚毀,後於1960年重建。雷門正門入口處左右威風凜凜的風神和雷神二將,鎮守著淺草寺。雷門相當於金龍山淺草寺的總門,紅漆八腳門是典型的寬邊瓦頂。被稱為風神雷神門,對象著門安置在右邊的是風神像,左邊的是雷神像。雷門最著名的要數門前懸掛的那盞巨大的燈籠,高3.3 米,重達100公斤。遠遠可見黑底白邊的雷門”二字,赫然醒目,著實為淺草寺增添不少氣派。作為瞭解日本民族文化的旅遊名勝,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絡繹不絕。

 

新宿御苑

新宿御苑日本東京都橫跨新宿區澀谷區的庭園,面積58.3公頃。該處在江戶時代內藤家的宅地;其後成為宮內廳管理的庭園,現在則屬環境省管轄的國民公園

新宿御苑今址最初為天正十八年(1590年)徳川家康進入江戶城時授予家臣內藤清成的住宅土地的一部分。該地塊東及四谷、西至代代木,南達千駄谷、北至大久保,當時是扼守江戶以西的甲州街道青梅街道鎌倉街道的交會點的戰略要地。德川家康正是出於軍事目的而將其授予可靠的家臣。元祿四年(1691年),內藤家第七代家主內藤清枚成為信州高遠城主,由於宅地的費用遠超過了其收入,於是將部分的土地還給了德川幕府。截至明治五年(1872年),剩餘的土地仍然超過33公頃。

明治五年(1872年),日本政府在內藤家上繳的宅地及周邊地塊共計58.3公頃的基礎上,為了振興日本的現代農業技術而設立了內藤新宿試驗場(内藤新宿試験場、ないとうしんじゅくしけんじょう)。在該試驗場開展了大量的果樹、蔬菜栽培及養蠶、畜牧等實驗,其中包含來自西方的技術及物種。1874年,試驗場劃歸內務省管轄,並新成立了農學研究所。明治十年(1877年),該研究所移設至駒場,後改稱駒場農學校,是今天東京大學農學部的前身。

明治十二年(1879年),新政府農業振興政策的擴展,試驗場的一部分設施移設至他處。在該地則成立了由宮內省管轄的新宿植物御苑(しんじゅくしょくぶつぎょえん)。在此期間,庭園中設立了鴨池、養魚池和動物園,作為日本皇室的皇家用地和農場而運營(動物園在大正十五年(1926年)賜給了上野動物園)。同時,該地仍然繼續作為進行果樹和蔬菜栽培研究的模範農場,在日本國內首先採用溫室技術栽培蘭花等花卉,並致力於向日本民間普及由歐美傳入的園藝。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福羽逸人成為御苑的負責人。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御苑栽培的3株菊花在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得到了巨大的好評。同時,福羽逸人請求凡爾賽園藝學校的亨利·馬丁(Henri Martine)將御苑改造為景觀公園。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5月,新宿御苑在經過4年的改建後完成。明治天皇出席了開苑式暨日俄戰爭慶祝典禮。雖然當初的設計圖在1945年的空襲中被毀,但是根據馬丁繪製的鳥瞰圖,除了個別建築外當初建成的庭園基本與目前的形制相同。

最初的新宿御苑作為皇家庭院,並同時向東京提供行道樹樹枝插條和種子。此外,自大正六年(1917年)和昭和四年(1929年)起,御苑分別成為了觀櫻會和觀菊會的固定場所。此外,在大正年間,在西洋式庭園的基礎上還修造了9洞式的高爾夫球場。然而在昭和二十年(1945年)5月,園林的建造在空襲中幾乎全毀。戰後,庭園曾一度作為東京都立農業科學講習所的高等科所在地。

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日本內閣決定將新宿御苑同皇居外苑京都御苑一起作為國民公園運營。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5月21日,庭園作為國民公園 新宿御苑(こくみんこうえん しんじゅくぎょえん)正式對公眾開放,並於次年移至厚生省管轄。在此之後,隨著昭和四十六年(1971年)7月環境廳成立,新宿御苑同其他的國立公園一起移至環境廳管轄。在平成十三年(2001年)1月的中央省廳再編後,管理權移交給環境省至今。

池袋

 

 

池袋日語池袋いけぶくろ Ikebukuro)是日本東京都豐島區的一個區域,也是東京市區中一個主要的商業及娛樂地區。池袋有多家大型百貨公司據點及東京主要車站之一的池袋站,亦是豐島區役所(區政府)所在地。

 

池袋站位於池袋的中央地帶,路線包括JR東日本山手線湘南新宿線高崎線宇都宮線)、埼京線(赤羽線)、東武東上線西武池袋線東京地下鐵丸之內線有樂町線有樂町新線等共8條路線,是日本其中一個代表性車站。池袋站每日使用乘客數字有270萬人,僅次於新宿站成為世界第2位繁忙的鐵路車站

池袋與新宿澁谷並立為山之手三大副都心之一。以池袋站為中心有多間巨型百貨店(包括各位在車站東口的西武及西口的東武日語東武百貨店),各類專門店、飲食店與風俗店等。池袋站一日平均乘降人數約271萬人(2007年度)。池袋站西口與東口繁華區域廣大。北口與東口陽光通日語サンシャイン通り巷內、明治通北側一帶是大規模歡樂街。每日吸引約100萬人來此。由於多條鐵路線交匯於此,池袋吸引不少居住在東京西部、埼玉縣南部及西部的居民在此消費。

西口方面有東武百貨店日語東武百貨店LUMINE池袋日語メトロポリタンプラザ東京藝術劇場池袋西口公園等,東口方面有西武百貨店池袋PARCO太陽城豐島區役所日語豊島区役所等。

池袋站是八條路線匯合的巨大鐵路站,池袋周邊有明治通、綠色大通春日通要町通、劇場通、川越街道日語国道254号等道路。

車站和街道上到處都有「貓頭鷹」像,如同「澀谷的忠犬八公」,是池袋當地的象徵。

 

東京國立博物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日本東京都台東區上野恩賜公園內,共有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5展覽及資料館組成。收藏品總數為11萬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國寶87件、重要文化財產610件(2005年7月止)。博物館由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運作。同時,社團法人「日本工藝會」的總部也設於館內。

草創之初

1872年(明治5年)3月,日本文部省博物局在當時的湯島聖堂大成殿(現在東京都文京區湯島)舉辦了國內首次博覽會。當時的宣傳廣告及入場券等均保存於文部省博物館內,這也是日本「博物館」的發端。東京國立博物館也以這一年作為其創設年份。當時博覽會主要以將在次年的1873年維也納萬國博覽會出展的展品為主。會場內主要陳列有書畫、古董、動植物標本等,其中以名古屋城金鯱最引人注目。最初博覽會會期預定為3月10日起的20天,但由於人氣旺盛,會期一再延長,最後到4月末才結束。據估計,總入場人數達15萬人次。

1873年(明治6年),文部省博物館被併入太政官正院的「博覽會事務局」(1872年設置),並遷址至內山下町(現今的東京都千代田區內幸町)。同年4月15日起也舉辦了為期3個半月的博覽會,主要展示物品為動植物、礦物等。

1875年(明治8年),「博覽會事務局」再度改稱「博物館」,歸內務省管轄。起初也曾改稱「內務省第六局」,後於1876年又改叫「博物館。同年,町田久成(1838-1897)任博物館館長。出身於薩摩藩的町田館長對明治時期日本的博物館建設和文物保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也被視為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首任館長。博物館內也立有表彰町田館長的石碑。另外,博物館的主管機構也於1881年改為農商務省,此後又於1886年變為宮內省

1877年,在上野的寬永寺本坊舊址(後為東京國立博物館所在地)舉辦了首屆內國勸業博覽會。這是基於當時日本「富國強兵、產業興國」的國策而舉行的,其中的「美術館」是日本最早被稱為美術館的建築物。當時的首任館長町田久成以內山下町的博物館過於狹小、易發生火災等原因,申請遷移至上野公園,並於當年得到了太政官的批准。

1881年,在上野公園寬永寺舊址建成2層紅磚造的本館。設計者為英國建築師Josiah Conder。該館當年即作為第2屆內國勸業博覽會的展館使用,次年3月起稱為博物館的總館。4年前建造的美術館則作為2號館使用。此後,由於關東大地震的破壞,上述兩館均已不存。

從皇室博物館到國立博物館

1889年(明治22年),博物館改稱「帝國博物館」,館長為九鬼隆一。當時,在京都和奈良都設有帝國博物館(京都館設於1897年,奈良館設於1895年)。當時館內的美術部長是明治時期日本美術界的核心人物岡倉天心,此外從美國來的哲學家・美術史學家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也被聘為美術部理事。因此博物館在美術方面的力量得到了加強。

1900年,位於東京・京都奈良三地的「帝國博物館」同時改稱「帝室博物館」。這個名稱一直使用至1947年(昭和22年)。同年,為了慶祝皇太子(後來的大正天皇)大婚,在上野的博物館內開始新建美術館,該工程於1901年開工,於7年後的1908年竣工,1909年啟用。由御用宮廷建築師片山東熊設計的美術館成為「表慶館」,直到21世紀仍是博物館的主要建築物之一。

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當時的總館和2號館、3號館均遭到嚴重損壞,無法使用。此後的十餘年間,博物館的展出只在表慶館一處進行。新建總館於1932年開工,1938年落成使用。這就是現存的東京國立博物館總館(重要文化財)。新建總館落成後不久的1940年,便舉辦了紀念「皇紀2600年」的「正倉院御物特別展覽」。這是首次將正倉院寶物(當時稱「正倉院御物」)向大眾公開,盛況空前,短短20天內參觀人數達到40萬之多。。

二戰之後

1947年5月,在新憲法公布之日,帝室博物館改稱「國立博物館」,改由文部省主管。此後於1952年改稱東京國立博物館。改稱國立博物館後的首任館長是安倍能成

1947年9月,博物館發行館刊《博物館新聞》。其創刊號頭版刊登了《國民與博物館 必須重新審視古代美術品》的文章,明確了將戰前的皇家博物館轉變為國民博物館的方針。戰後博物館新建了東洋館、法隆寺寶物館等,並大力收藏各類文物藏品,經常舉辦特別展出等活動。其中最有影響的是1965年的圖坦卡蒙展、1974年的蒙娜麗莎展、紀念創立100周年的1972年「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名品展」、創立120周年的1992年「日本與東洋的美」特別展等。

管理組織方面,隨著1950年文化財保護委員會的設立,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為該委員會的附屬機構。1968年,該委員會廢止,改由文化廳管理博物館。2001年,隨著重組中央省廳的獨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實施,博物館先後歸獨立行政法人國立博物館和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2007年起)管理。

新展館建設

二戰後,博物館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1962年(昭和37年),館內西南側建成「法隆寺寶物館」,2年後面向大眾開放。該館主要收藏了1878年遭遇廢佛毀釋法隆寺上貢給皇室的300餘件寶物。該展館使用30多年後被拆除,1999年由帶有餐廳和資料室的新法隆寺寶物館取代。1968年,館內東側建成東洋館,收藏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美術品。1984年,館內西側的表慶館後建成資料館,研究人員可以在此公開使用閱覽館藏圖書、史料和照片資料等。

博物館除常年展出外,也經常舉辦各類主題特別展。但是舉辦大規模特別展覽的時候就需要臨時撤走常年的展品,因此博物館決定建設一個專用於特別展覽的大型新展館。因此,總館西側的別館(曾設有大講堂)和北部倉庫被拆除,改建為新展館。1999年,新展館平成館投入使用,主要用於主題特別展、考古資料展示室和大禮堂。

台場海濱公園

 

簡介

這裡是一處可供遊人飽享東京海岸線景致的人工海濱公園。這裡雖然禁止游泳,但是可供遊人在海岸、礁石上戲水遊玩,還可以享受帆板之樂、眺望彩虹橋彼岸街道等美麗景色,漫步公園之中,也能令人心曠神怡。沿著沙灘信步而行,還可以觀賞到“台場公園”中的江戶時代的遺跡以及“潮風公園”美麗的噴泉。推薦兩處值得一去的攝影點——沿空中漫步道而建、來自巴黎的自由女神像;帶有餐廳和小賣店的“海之家”展望台。從這裡眺望美麗的彩虹橋和東京塔那斑斕迷人的夜景,相信一定會給您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這裡還有可供海上觀光的遊船碼頭,您不妨放開享受一把,乘船遊覽一下東京灣。

交通從新交通百合鷗台場海濱公園站或台場站步行約3分鐘,從水上巴士台場海濱公園即到。

東京不逛會後悔的12間文具店

https://tw.travel.yahoo.com/news/%E6%9D%B1%E4%BA%AC%E4%B8%8D%E9%80%9B%E6%9C%83%E5%BE%8C%E6%82%94%E7%9A%8412%E9%96%93%E6%96%87%E5%85%B7%E5%BA%97-001900820.html#0823ke

cf82edb8810226f4b5b0203a7dc27049

名:文房堂神田本店

所: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神保町1-21-1

電話號碼:03-5361-3111

交通資訊:御茶之水車站步行約7分鐘

營業時間:10:0019:30

 


东京迪士尼海洋

 富士电视台
东京都厅展望台
彩虹大桥






六本木新城

自由女神像
新宿站
 千鸟渊
 不忍池
藤子·F·不二雄博物馆
涩谷109
高尾山
日比谷公园
 国立西洋美术馆
隅田川
 人形町
国立新美术馆
仲见世商店街
隅田公园
 目黑川

( 第3頁結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承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